今天在英国布伦特伍德举行的一场WBA羽量级冠军赛上,卫冕冠军徐灿在苦战12回合后遗憾地在最后阶段被对手TKO击败,主场作战的英国拳手利·伍德夺得了这条WBA金腰带。尽管这场失利让中国拳手相当失望,但就比赛质量来说,徐灿的表现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比赛一开始,徐灿就向对手发起主动攻击。但是伍德的技术和移动都很好,他在不停移动中找机会出拳。徐灿以封闭式的防守挡住了对手大量刺拳,让以出拳精准著称的伍德不得不将大量刺拳砸在徐灿双臂组成的“护盾”上。双方的力量差距不大,伍德的刺拳敲不开徐灿的防守。
但在第二回合,伍德的上勾拳奏效,一度打得徐灿有些被动。他以频繁的点刺佯攻,然后用上勾拳和平勾拳轰击徐灿的防守体系。就像赛前伍德阵营的表态那样,他拒绝和徐灿进行面对面的攻杀,他总是利用步伐和距离控制,抢先出组合拳攻击,然后再快速拉开距离,不给徐灿中距离阵地战的机会。
赛后伍德表示,徐灿的硬度很好,他从没有如此频繁的出重拳却难以奏效。可惜,因为步伐和反应速度有差距,徐灿尽管努力进攻但总是被伍德抢攻后溜走。比赛大部分在伍德的节奏和模式下运行,以至于徐灿整场出拳数比伍德还略少(897:935)!
中间几个回合徐灿的表现还不错,抓住拼拳的机会让挑战者吃了些苦头。但是节奏和速度的差距让他还是无法准确抓住对手,所以始终在一种对他不利的局面下苦战,虽然他一直在前进、而对方“且战且退”。
伍德有些像小型化的丹尼尔·雅各布森或安德列·沃德,有不错的重拳但更愿意在外线游走控制,不跟对手死拼。但利用节奏打出的组合拳还是非常精准且杀伤力强大的,所以对手追的时候也不敢太大意。
比赛进入最后阶段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误会:双方都担心比分对自己不利,所以都在最后关头决定打出来、拼一把。徐灿是考虑到客场作战,伍德是考虑到对手是卫冕冠军,都不敢把胜负交给记分裁判(现场嘉宾为前11回合打出105-104的比分,伍德只是稍微领先)。于是在最后关头两人发起了搏命冲锋,遗憾的是,这次伍德表现得更好。
第12回合两人在体能严重衰竭时仍在努力对攻,拼到最后半分钟时徐灿仍在努力争取战机。双方几乎同时打出右平勾拳,但徐灿的重拳打中对手的肩部,而伍德的重拳正好击中徐灿面部,并将其击倒。徐灿顽强地站起来,可惜他技术上的一个致命缺陷在这一刻暴露出来:他缺乏困境下阻止对方追击组合拳的能力!
没有快速的移动能力,徐灿无法躲开对方的追击、迫近;没有坚决的搂抱意识和锁死对方的技术,徐灿只能双臂护头硬抗对方的组合拳轰击!当伍德毫无后顾之忧地连续组合拳轰击徐灿时,绝大多数裁判都会在这种模式下停止比赛,护住一味硬抗的被动一方,比如霍亚轰击下的马约加、霍利菲尔德轰击下的泰森,以及不久前的被乔伊斯轰击的塔卡姆。
尽管这是一场TKO败,但徐灿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赛后技术统计显示,虽然徐灿因为步伐差距没能要到自己喜欢的中距离对攻,但仍打出了近900拳,甚至在重拳出手次数上超过了伍德(520:477)。徐灿的抗击打能力和斗志也可圈可点,正面防护也做得很好。不足之处就是在技术上确实确实有差距。
33岁、科班出身的伍德确实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心态以及完善的技战术,无论移动、战机捕捉还是组合拳的运用,伍德都比徐灿要强一些。尽管两人的总命中率是徐灿23%:24%相差无几,但重拳命中率徐灿26%:40%说明伍德的重拳明显效率更高(因为徐灿的封闭式防守导致伍德的刺拳无法奏效,所以大幅拉低了挑战者的总命中率)。
赛后统计显示:两人的总命中数是徐灿208:222略落后,但重拳命中数徐灿136:190差距稍大。整体看徐灿确实稍逊一筹,但这差距其实并不是不能靠其他方面逆转。毕竟,徐灿才27岁,仍有机会再次冲击世界拳王宝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