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拳击迷
百家号01-0612:4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前拳王刘易斯的话题似乎有点热门,主要是英国世界重量级冠军约书亚正当崛起,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想到了这位老前辈。关于刘易斯的成就和历史定位,尤其是相比同时代的泰森、霍利菲尔德如何?这儿笔者就不罗列双方的那些数据了,诸如谁的战绩含金量更高、谁的拳王赛胜利场次最多等等,就借助国外比较权威媒体对他们的评定来看吧。
著名的《RING》杂志2002年评选的历史80位最佳拳手中,刘易斯位列第53位,霍利菲尔德第22位,泰森第72位。BOXREC网站2017年更新的历史100位最伟大拳手中,刘易斯位列第52位,霍利菲尔德第10位,泰森第76位。还有《RING》杂志今年重新评出的历史100位最佳拳手中,刘易斯被提升至第36位,霍利菲尔德第9,泰森第54位。
尽管上述排名历来颇具争议,但也基本算得上客观公正,至少刘易斯与同时代的霍利菲尔德、泰森相比,有些不相上下,其中优势比较大地领先于泰森,仅次于霍利菲尔德,然而霍利菲尔德却也败在他的拳下。后世对刘易斯的评价,除了对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外,也伴随着诸多争议,其中有比赛风格因素,也有表现起伏不定、难以服众的因素,而后一种因素似乎更加主要。
目前看来,刘易斯拳击生涯顶峰期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首次称王阶段(1992—1994年),这一阶段中,刘易斯速胜“剃刀”拉多克一飞冲天,然而接下来除了战胜35岁的塔克和名不见经传的杰克逊外,就是与同胞布鲁诺交手时的懈怠,与布鲁诺对抗,截止比赛结束,刘易斯在记分卡上的分数为两个57:57和一个55:59落后,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裁判给了他面子,因为明眼人不难看出,刘易斯几乎一直处于落后,虽然第七回合TKO了布诺鲁,但本场比赛胜得确实不够漂亮,换句话说,就别拿他战胜布鲁诺来体现如何威猛了。
在卫冕了三场后,刘易斯1994年在5:1被看好的情况下,惨遭麦考尔KO,丢掉拳王金腰带,现在一些人为刘易斯找借口,认为失败有偶然因素,但我要说的是,输了就是说了,偶然因素不值一驳,因为历史不会拿偶然因素评定这场比赛和否定最终结果,假如比赛中都记住了偶然因素,那就不存在拳手因表现懈怠带来的消极影响了。
惨遭麦考尔KO,使刘易斯第一次称王正式落下帷幕,也正是这场失利,使他长时间戴上了“玻璃下巴”的帽子,再加上先前难以服众的胜利,总之呈现给世人的是一种“统治薄弱”的印象(同比如今的约书亚明显处于劣势)。此外,在刘易斯第一阶段称霸期间,最不稳定的因素是霍利菲尔德、里迪克.鲍,先甭管谁惧怕谁导致比赛没有上演,至少刘易斯VS霍利菲尔德、刘易斯VS里迪克.鲍,他们几位当时都没有在彼此身上证明自己。
刘易斯第二阶段即再次称王阶段(1997—1998),始于打哭老对手麦考尔第二次夺得冠军称号。这一阶段中,刘易斯表现要突出于第一阶段,战胜戈洛塔、布里格斯等一批强手,但也能被一些反对派找出若干借口,诸如与布里格斯交手时险些倒地,与名气平平的马夫洛维奇打满12回合将其艰难摆平等等,这儿就不过多探讨此类编外因素了,只能说刘易斯第二阶段仍然处于没有被信服的境地,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通过对峙泰森、霍利菲尔德来证明自己,同样先甭管这几个人到底是因为什么没走到一块儿。
刘易斯第三阶段是击败霍利菲尔德完成对重量级的统一,也就是这个阶段,让刘易斯真正扬名立万。刘易斯统一世界重量级拳坛后,战胜了公认的“硬骨头”图阿,又在重赛中轻松复仇老冤家拉曼,并且随后打败了同时代的佼佼者泰森,可以说能够有今天的历史地位,更多得益于他第三个阶段的表现和成就,至于有人时不时拿刘易斯避战大克里琴科退役说事儿,不要忘了,当时刘易斯已经38岁了,如果你是刘易斯,是不是也会如此?用刘易斯本人的话说,大克里琴科应该找同样年轻的对手来证明自己,而不是盯着他这样一位老将不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