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创。陋文。有拳击帝国的史记板块这样的地方来讨论这种陈旧的拳击历史,真是万幸。
----------------------------------------------------------------------------------------------------------------------------------------------------------------
英国拳手迈克尔·沃特森生于1965年,他是90年代初英国中量级拳击辉煌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虽然从未成为一名拳王,但却是英国人心中的英雄。
沃特森于1984年开始参加职业拳击比赛,在第一场比赛中四回合击倒对手获胜。
随后沃特森取得一连串胜利,他的排名迅速窜升。在取得了18胜1负1平的战绩后,他来到美国拉斯维加斯,打了他职业生涯唯一一场不在伦敦进行的比赛。那场比赛以技术性平局告终。随后他又取得三连胜,在1989年,遭遇了奈杰尔·本恩,两人争夺英国中量级拳王头衔。
奈杰尔·本恩,英国拳手,22战全胜,22次全部KO对手。他的迈克·泰森的中量级翻版,全身散发着凶悍之气,出拳如雷霆般猛烈。在英国拳迷眼中,他是无敌的存在。
而沃特森21胜1负1平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相比于被万众寄予厚望的本恩的全胜战绩而言,确实逊色一筹。
比赛铃声响起,本恩如预料一般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他的挥拳左右开弓,带动整个身体,以千钧之力击打着沃特森。在这种攻势之下,一般拳手不要说迎击,吓都被吓倒了。
不过沃特森的词典里没有“害怕”这个词。他的双臂紧紧夹住,张开手掌护住头部,承受了本恩的一记记重拳。同时,只要本恩的攻势稍有缓慢,他就抓住每一个机会,狠狠击打本恩缺乏防护的头部。
这场比赛的强度大到不可思议。整场比赛不是你在出拳就是我在出拳,几乎从来没有停歇过。
无数次的出拳无功而返,无数次的被击中,强悍的本恩终于渐渐承受不住了。到了第二、三个回合,他进攻开始找不到准星;第四回合,他开始退却;第五回合,体力不支开始喘息;第六回合,他倒地了。
沃特森面对之前22战全胜,22次全部KO对手的本恩,打出了一场经典的防守反击战,在第六回合以击倒对手的方式,获得了他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场胜利。
在1990年,沃特森获得了第一次挑战世界拳王的机会,他向前来英国卫冕的WBA拳王麦卡勒姆发起挑战。由于对本恩的辉煌胜利,沃特森赛前被人们看好。
然而,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知道迈克·麦卡勒姆的老辣。他用油腻的防守和无孔不入的身体击打,给沃特森上了一堂霍普金斯-特立尼达德式的拳击课。沃特森发现面对这个33岁的牙买加老拳手,哪怕赢上一、两个回合都非常困难。
场面被动的沃特森,还至少可以保住一个点数失利的结局。但对他来说,不赢就没有任何意义。在体力已经下降时,沃特森愈加勇猛,每回合出拳提升到100次以上。麦卡勒姆抓住机会连续反击得手。陷入绝境的沃特森,不但没有后退,反而在一回合里出拳超过了120次!
这就是沃特森的理念:他把每一分力量都洒在拳台上,绝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他终于在第11回合体力透支。麦卡勒姆当然不会放过机会,他在1分多钟里连出接近100拳——沃特森无力反击,只是凭仅有的体力勉强支撑,他最终倒下时,已经完全崩溃。
在今天,比赛会至少提前1分钟就被终止,任何一个拳击裁判都不会容忍这种场面发生。
只有生在那个年代的拳手,才会有沃特森这样的意志。
沃特森很快就从失败阴影中走出来,接下来连续打赢了三场比赛,获得了第二次挑战世界拳王的机会,在1991年6月22日,对战WBO世界拳王克里斯·尤班克。尤班克有着优秀的技术,诡异的步伐移动,出类拔萃的抗击打力,以及极容易被人低估的重拳。两人经过12回合大战,沃特森有争议的以微弱点数败北。许多拳迷和专家都认为他才是这场比赛真正的胜利者,所以WBO官方立即安排了两人的重赛。
他和尤班克的重赛发生在1991年9月21日,这场比赛成为沃特森一生的转折点。
这是英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比赛之一。为第一场的失利而耿耿于怀的沃特森,在这场比赛里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斗志。每当尤班克打出出色的进攻,沃特森必然给予更猛烈的回击。而每一次你感到沃特森的体力将要下降时,他又会打出另一波连续的进攻。他就像一台燃料无限的战斗机器,一次次压迫对手,并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控制了比赛。一向以持久战能力著称的尤班克竟然渐渐顶不住了。在第11回合,沃特森将体力不支的尤班克击倒在地,他感觉已经胜券在握了。
要知道,把尤班克逼入如此绝境的,仅沃特森一人。即使多年以后的卡尔扎和都没有做到这么出色。
然而,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为了保住冠军而孤注一掷的尤班克,站起来后打出了一记可怕的上钩拳,一时疏忽的沃特森结结实实的被打中,立刻倒地。他虽然挣扎着站了起来,但直到第12回合开始,都没有完全恢复。尤班克知道自己点数落后,必须要击倒对方,所以把沃特森逼在绳圈上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裁判终止了比赛。沃特森离胜利如此接近,却失之交臂。
随后,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赛后几分钟,拼斗过度又遭受重击的沃特森突然昏倒在拳台上,场内一片混乱。
在最需要医疗护理的关头,沃特森却遭遇了不幸的状况:比赛现场没有救护车或医疗人员,他在缺氧的情况下整整躺了28分钟,随后才被戴上氧气面罩,送往附近的医院。这28分钟的缺氧给沃特森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他在医院里经历了六次脑部手术,在病床上昏迷了整整40天。据信,沃特森是有史以来缺氧时间最久而仍然生存下来的人。
沃特森最终从昏迷中醒来了,但是,他的健康状况令人绝望。他的医生认为他将永远也不能再次讲话和行走。沃特森成了一个瘫痪的废人。
曾经数次在赛场上陷入绝境、而从未放弃的沃特森,这一次面对的是人生的绝境。
沃特森在医院里住了很多年。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锻炼着恢复他的运动机能,奇迹般的逐步恢复了正常讲话、饮食、读书和简单的写字能力。但是,在1999年,他的医生仍然下结论说,他将永远无法行走。
然而,不久以后,医生却开始改变他的观点。因为沃特森已经开始试着下床并进行行走锻炼。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他即便在屋里走上几步都会非常困难。
而沃特森的决心从未减弱。
时间来到2003年4月19日,事隔多年,迈克尔·沃特森再次登上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又一次成为了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用了6天时间,完成了英国马拉松全程42公里的行程——伴随着他一起走完这段行程的,是他的医生和克里斯·尤班克——他们已经成了他的挚友。
完成此一奇迹的沃特森,在2004年被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并受邀携家人一起参观白金汉宫。沃特森有生以来第一次访问白金汉宫,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沃特森的故事本应到此结束。不过我仍然不得不把话题引回到尤班克和本恩——这两位曾经和他交手,有着不解之缘的拳王身上。他们三个人共同构成一个时代的标志。
外表狂傲而内心如绅士般善良的克里斯·尤班克,因为和沃特森的比赛,内心受到很大冲击。他经历了痛苦的情绪折磨,在赛场上失去了杀手本能,从此以后他几乎所有的比赛都没能击倒对手。
而本恩在职业生涯的晚期,亲历了另外一桩拳坛惨剧:他和美国人麦克莱伦的一场大战,悲剧性的以麦克莱伦的受伤倒地而告终。麦克莱伦和沃特森一样遭受了永久性的创伤,也同样的经过了一番艰难的人生,但沃特森比他幸运一点:麦克莱伦至今还不得不生活在轮椅中。
90年代的初期的中量级拳击,是一部用血写成的历史。那个年代的比赛,是真刀真枪的搏斗,拳手一场比赛往往打出1000拳以上,直至一方力竭。鉴于比赛的危险性,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来避免沃特森和麦克莱伦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而结果是,拳台上面的安全系数诚然越来越高,事故越来越少,但拳击运动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曾几何时,那种火花四溅的拼杀场面减少了,喷洒血汗的赤红战场,变成了防守和闪躲的战术棋盘,拳手只需要出拳不到500次就可以拿下比赛。温文儒雅取代了刀光剑影,拳击的升平时代已经来临。属于沃特森、本恩和麦克莱伦们的洪荒猛兽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