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5714001.html
海盗式拳击是拳击运动中一种技巧性非常高的新拳法,创始人是中国贵州省人邹市明。
海盗式拳击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其攻击方式和海盗的相似。古代海盗在船只战斗力、装备以及船员素质上都是比不上正规海军的,但他们往往能战胜正规海军,这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一种“一击即退”的战术,让海军空有坚船厉炮而摸不到他们的影子。
这和中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原理就是不让对方能轻易的攻击到自己,在觅机攻击敌人,攻击之后,绝不恋战,随即遁开,在等待新机会的来到。这等若做到了兵法上的“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
关于“海盗式打法”名称的来历,该打法的始作俑者、中国队主教练张传良说:“那还是去年雅典奥运会的事。在所有的参赛者中,邹市明是速度最快的运动员,大家形容他是脚下长了个轮子。邹市明的打法又不拘一格,善于随机应变,因此一位美国记者就给了这么个称谓。”
其实,在张传良眼中,“海盗式打法”远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复杂,其战术基本就是八路军打鬼子的那一套: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抓住机会给对手来一下实在的,然后围着对手转,再等下一个机会。“中国有句成语叫扬长避短,我把这种打法叫扬长补短。因为与欧美选手相比,中国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确实不如对方,但我们身体灵活、脑子聪明,这些同样能让运动员夺得最后的胜利。”
“海盗式打法”被认为是以邹市明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中小级别拳手的独门绝技。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拳手以极快的速度在拳台上移动,多是采用防守反击的阵势,等待对手首先出击露出破绽,再以快速高效的攻击取得点数,然后再迅速闪躲,等待对手下一个破绽的出现。这种新奇的打法是中国拳击的原创,在身材和身体素质不如欧美选手的情况下,这种打法相当好地发挥出了中国人灵巧的特点,也保证了体能的较小消耗。
参考资料: http://bjyouth.**/article.jsp?oid=6857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