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数据

9
回复
161
查看
[ 复制链接 ]

1252

主题

437

回帖

421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213
2023-10-30 16:03: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相信感觉有人相信数据,其实很大程度上讲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的问题。有些东西感觉和数据是可以相符合的,比如100米跑,用时短,同时也会觉得他跑得快,当然了,只差零点零几秒肉眼也很难分辨的出来。

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天气,天气预报的温度和我们的体感不一定完全成正比,最高温度35度和37度的两天,如果湿度相差比较大(80%和40%),很多人会觉得35度的这天更热,人也更难受;冬天也一样,我住家在北京附近,我经常和周围的人说,冬天冷不冷就看今天刮多大风,温度差个两三度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当然了,去年冬天北京最低零下17度,那是真冷,还正赶上刮风,那个另当别论。反正在我的生活环境里,(天气预报)温度不是对体感起到决定作用的数据,所以也可以说我们的天气预报还很不科学。甚至在初中物理课中,说到对液体蒸发起作用的几个因素,都没有提到湿度,是很不严谨的。

再有就是胖瘦。我经常听某女性朋友说她又胖了几斤。我就会立马说你胖哪了我看看,更搞笑的是有人竟然说自己的大腿围多了零点几厘米。一些关系更近的朋友我就会让她立马闭嘴:你再怎么减也没用,先天条件不好,脑袋大,腰长腿短屁股大,那谁谁不用减就好看...这些都是实话,你胖两斤瘦两斤任何人都看不出来,而胖瘦就是个感官,而非随着体重略有变化就能显现,还有就是和身材比例有关,像小梅、恩尼斯这种,打拳击就是天生占便宜。


不知道有没有人懂相声。相声还需要懂吗?是的。有些相声是完全可以区分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完全靠是否可笑来衡量。比如两段最容易说明问题的经典作品:八扇屏和扒马褂。完全可以说清楚谁的表演就是第一。当然,每个人的欣赏取向不一样,有人喜欢主动进攻的拳手,就有人喜欢打防反的拳手,这个没法强求。但这两个作品有必要的评判标准,首先你要懂这个标准,也就是你需要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扒马褂是群口相声,大约要说二十多分钟半个小时左右,三个人你来我往,能做到说话不撞车,这就绝对是高水平,而且能做到的是凤毛菱角。再有就是用词的准确和语气的把握,当然如果能有些锦上添花的点缀就更好了,有了初步的标准,就可以淘汰绝大多数的作品,剩下的就寥寥了。八扇屏没别的标准,就看贯口火候的拿捏,说白了就是基本功,就像二先生评价井上尚弥一样,没别的什么特点,就是基本功扎实。那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火候,你得能听出来谁说的哪里火候不到,其实说白了也简单,就是节奏和吐字,比的就是气息和清晰度。这些都是感官,而无法用数据来量化。顺便提一句,像相声大赛那就是扯淡了,潜规则等等等等东西太多了,那个第一第二是用打分来呈现的,因为基础就是歪的,所以结果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收藏
送赞
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5

回帖

42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3
2023-10-30 16:04:3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中国游泳队整体水平的崛起、改变刘翔和苏炳添比赛成绩的都是背后高质量的数据可视化训练。数据是真真切切的东西,一直在那儿就看你是否重视是否看得懂!职业拳击场上数据可以说明大部分问题,这个也是真真切切的东西,不会以任何人的喜好发生变化。当然数据也不能粗暴结论所有问题,即使两个拳手重拳命中数一致,但每局重拳数分布及每拳的实际击打效果可能很大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1

回帖

42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4
2023-10-30 16:05: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Uppercuts 发表于 2021-12-14 12:37
中国游泳队整体水平的崛起、改变刘翔和苏炳添比赛成绩的都是背后高质量的数据可视化训练。数据是真真切切的 ...
因为游泳,短跑,本身就是比一个很单一的数据成绩。孙杨去游英吉利海峡,不一定比咱们国家那个到处横渡海峡的胖子快。刘翔苏炳添去跑马拉松,不一定跑得过国内其它马拉松选手。所以游泳和跑步本身是个大概念,不能单纯的用泳池和短跑来概括。拳击是直接对抗项目,相比游泳和跑步要复杂的多。李景亮的外籍教练就说过,一回合你挠我二十次,不如我结结实实打你两下。这就不能用数据去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5

回帖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2
2023-10-30 16:06: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有些数据化的东西是很科学的,就像你说的训练的量化,这个没问题,但和感官并不挨边。至于拳击也没错,数据可以说明绝大多数问题,有些焦灼的比赛光靠数据就不行了,也因为它是12个回合要分别计分,而不是比总分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0

回帖

46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9
2023-10-30 16:06: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进攻退守 发表于 2021-12-14 13:31
有些数据化的东西是很科学的,就像你说的训练的量化,这个没问题,但和感官并不挨边。至于拳击也没错,数 ...
数据和科学的关系,是建立在局限和假设的基础上。目前的科学,工程学,放在宇宙整体里是行不通的,必须限定一个应用场景。比如牛顿定律在黑洞里就失效,在微观世界里也失效。而我们生活的牛顿力学这个范围,是由微观世界构成的。科学界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停留在测不准原则上不能再究竟了。所以从究竟上看,科学还是一无所知的。举个例子,天气预报,任何先进技术也没办法预报明年的今天是什么天气。因为人类无法把影响天气的变量都计算进去,更不要说变量直之间互动产生的新变量了。人类只能在天气大概形成后才能短期预测一下。可是,今天的世界完全是会影响到一年后的天气的,但人对此无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2023-10-30 16:07: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对某些人,数据分有利的和不利的,面对不利数据时,就只好靠感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1

回帖

41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8
2023-10-30 16:07: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数据只是感觉的拐棍。有时候可以拿来玩一玩,但如果把所有事都建立在数据上,就坐井观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3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2023-10-30 16:08:0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数据有利时,一定要摆出“五千座位、两万座位、排场大四倍这些数字”。

数字不利或者不知道时,一定强调:依靠数字体系,希望他人与自己思想感受一致,这其实是个妄念。数字是不能影响人的感受的。这种情况下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9

回帖

40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9
2023-10-30 16:08:4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如果认为掌握数据就掌握了真理,那可真是放着一枝真花不看,要去读这枝花的面积,厚度,高度等等数据。他已经忘记了,没有数据花依然存在,甚至你不去看它它也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2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2023-10-30 16:09: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以彼之道 发表于 2021-12-14 14:25
数据有利时,一定要摆出“五千座位、两万座位、排场大四倍这些数字”。

数字不利或者不知道时,一定强调 ...
对呀! 我这不是无法用数字影响你的观点吗?你这顿操作就是我最好的证明:用数字去改变别人的感受,是个妄念。谢谢你的帮忙,给我的观点送来了最有力的实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