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说的这种缠斗和哈顿、霍利、鲁易兹的“缠斗”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是贴近而没有搂抱和挟臂。优势一方主要是利用反应速度,经验、意识、拳感在近距离搏弈。同时的单拳出击的对弈,击打角度、速度、准度、力度、出拳后身体的姿势形态很重要,决定了这个特定瞬间的胜败;一前一后出拳的也是前面的因素决定,如果一方有几点优势明显突出,就可以做到后发先至,或后发打中先发的打偏的局面,也有可能互相同时击中;再就是二拳以上的缠打对攻,除前面谈到的几个主要制约因素外,还有连续击打、出拳击后衔接回收回防后再续接出拳的身体协调性、重心、力量的角度转化、数次出拳间的力量轻重变化、击中对手后的后续动作、被对手击中后的应激动作和回击拳`````都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这些因素点是平时训练和实战锻炼时需要加强练习和提升的基本功,而把这些点加以有机接合,因时因地因人制益的灵活合理运用就得用心去调和感悟,类似于传统武术要先练熟悉马步、身体力量、招式套路后再把那些框框全打破,通过实战和感悟最后忘记特定的招式,成为一种没有定式的习惯,遇到实际的特定情况时身体的部位不用大脑思考自然迅速的作出相应合理的击打和防守动作了,这时进攻和防守招式基本上变得“没有”了,再往后再把这种状态升华回最朴实简单实用的出击防守技法,打个简单的类比:罗宾逊、伦那德、琼斯(巅峰期)、小梅这样的人突然不用化丽的技术转而用简单的技术和对手打,那是和那些一直只会用简单技术打比赛的拳手的境界和效果大不一样的,我印象中琼斯VS格里芬二战、小梅VS朱达、小梅VS莫斯利就是这样的。
几年前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分享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也可以看作是练拳和格斗技的三种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