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6 17: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63349| 评论: 0
作者:张治国
职业拳击比赛之所以分成17个体重级别,最根本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公平。在同等体重下,尽可能地利用自身技术和战术取得胜利,而不是依靠更大的优势体格和体力。
但现在的拳击赛事包括MMA赛事中,除了重量级之外,很多拳手都是通过极限减重,尽可能降到最低的级别比赛,以获取体格上的最大优势。比如说P4P排名第一的阿尔瓦雷兹日常训练体重在185磅左右,他需要在比赛前降掉25磅的体重去打160磅的比赛;而日本小怪兽井上尚弥日常体重大概135磅左右,他能够降20磅去打115磅的比赛;也就是说很多拳手是减掉体重的20%去打比赛的。然后在称重后当晚大量进食,将体重再尽可能地恢复回去。曾经我亲眼看到一个打126磅比赛的菲律宾拳手,称重完后就开始以每两个小时的频率进食,到第二天下午体重比称重体重涨回来11磅差不多5公斤。
对于日常体脂比已经很低的拳手来说,短时间内急速降体重,常常在保持大量训练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节食,跑步,桑拿,更有甚者可能使用利尿剂。 所以拳手都知道在降重过程中承受的痛苦远比训练多得多了。
而且像挤海绵一样极端降重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当身体脱水超过5%,就会产生危险性可能;当身体脱水超过10%,身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已经很严峻了。这时拳手的表现和心血管功能都会下降超过10%。 拳手也更容易患痉挛,脑损伤,中风,永久性肾功能障碍和性格改变的风险。 女性拳击手在减轻体重时甚至会导致荷尔蒙分泌失衡。
每年世界拳坛都能听到拳手脱水过程中奔溃甚至死亡的新闻。2017年还有个中国拳手可能由于在比赛前过度脱水导致脑部缺水而在比赛中除了状况。24小时的补水可能给身体一定的补充,但是脑部缺水却没有办法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所以导致比赛过程不停遭受打击,大脑内部的缓冲减少,直接撞击头颅。比赛是赢了,但是当他比赛结束后走到拳台边角休息时,却突然崩溃也没有能救回来。
2018年7月,美国拳手丹尼 欧康纳 准备挑战他的第一个世界头衔战。为了降体重,称重当天,他在桑拿房里呆了4个小时,但在就是在去称重的之前,他在宾馆了彻底的晕了过去。过渡减重导致他的肾损伤甚至自我保护关闭了一切功能。
不过这样的情况,目前终于会有改变。早在2018年6月ABC 美国拳击协会开始启动新的称重规则: 对于8回合10回合12回合的任意冠军头衔赛参赛拳手,除了要求比赛前24小时称重之外,还要求比赛当天早上再次称重并且要求二次称重不可以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10%,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打得是147磅拳王头衔赛,那么称重日要求体重就是不得超过147磅,而第二天比赛日的早上体重不可以超过147+147*10%=161.7磅。
如果不能达到此要求,比赛照常进行,但是参赛拳手即使获胜也将没有权利获得冠军头衔,而且超重拳手还需要将出场费最少10%赔偿给对方。 另外如果拳手一年内两次违规, ABC还会通知主流拳击组织取消此拳手的世界排名。
18年十月在巴拿马的WBO全球年会上,本人现场听了ABC代表现场讲述了此规定,但当时ABC只是在美国国内执行。而采用ABC规则的WBO,当时则处于观望状态。因为担心会影响推广人举办比赛,暂时还不全球执行此规定。
但全球最强的拳击组织,也是改革总是走在最前列的WBC,于昨日发出通告:为保护拳手的健康和安全,从2019年1月开始,将会在全球推行新的体重控制系统
1. 比赛前30天第一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10%;
2. 比赛前7天第二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5%;
3.比赛前一天第三次也就是赛前官方称重,要求拳手不得超过比赛规定体重。
4. 比赛当天第四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10%。
5. 并且要求拳手必须提供脑部核磁共振报告:MRI报告
从2019年6月开始,将会在全球推行升级更严格的体重控制系统,增加赛前14天称重:
1. 比赛前30天第一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10%;
2. 比赛前14天第二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5%;
3. 比赛前7天第三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3%;
4.比赛前一天第四次称重也就是赛前官方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
5. 比赛当天第五次称重,要求拳手不超过比赛规定体重的10%。
6. 并且要求拳手必须提供脑部核磁共振报告:MRI报告
尽管这看起来只是一个为赛事公平和运动员健康着想的体重控制程序,但我个人觉得可能会对未来的职业拳击运动走势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为过于依赖利用体格战胜对手,会过多强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优势力量,而减少技战术含量。正如我每次看到众多日本拳手比赛中的体格往往比对手大两个级别, 惊讶于日本拳手出拳之重的同时,也惊讶于他们如何极限减体重的。其实菲律宾拳手也一样,我常带拳手去菲律宾训练,看到108磅拳王的日常体格竟然比我国122磅的拳手体格还大,我感到很是困扰。 就拿最近一场12月31日澳门三场世界头衔比赛来看,三个日本拳手都是依赖比对手更大的体格参加挑战拳王的。更不要说木村翔的打法有什么技战术内涵可言,虽然他战胜了邹市明,但是从技术上来说他和邹市明之间有一个太平洋这么大的鸿沟。
不过在新的体重管理规则推出后,在体重优势丧失之后,拳手们将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提高技术含量,战术含量上。如果四大组织都推行,拳击运动的内涵将肯定会不断增长,再次回到巅峰状态。